日本免费黄色_免费看日本一区二区_在线观看xxxxvideo_成人午夜小视频

關于組織參加“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的通知

來源: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8-10-18        字號:

關于組織參加

 

“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的通知

 

各省(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局);各省(市、區)企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協會,各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會,創新創業中心,創新創業聯盟;各高校經濟管理(商)學院,各地方商會,各相關機構,各有關企業:

  為了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進一步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號),《國務院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37號),《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國發[2018]32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自2015年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年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簡稱“征集活動”)。該征集活動希望通過廣大創業者和創新創業平臺及眾多企業的積極參與,通過各級政府與相關單位的支持與配合,鼓勵創業,發展眾創空間;鼓勵創新,推進企業技術、管理和體制創新,推進低碳環保和節能減排;加快創新創業成果產業化進程,促進“雙創”升級,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構建成果征集、申報、推薦、審定和發布體系,形成征集活動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歷屆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均在中國眾創大會上予以發布。中國眾創大會由國家相關部委指導,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國家科技成果網、《智慧中國》雜志社、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主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在中國眾創大會開幕式上發布,推出了十大“中國創新創業先鋒”,十大“中國節能低碳標兵”,十大“中國眾創空間典范”,十個“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先進單位”,十個“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優秀機構”,和“中國創新創業100強”,并發布了“年度重點推薦技術/年重點推薦項目”。

  今年,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聯合國家科技成果網等機構,將繼續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主旨,組織開展“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國發[2018]32號)和《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打造“雙創”升級版,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以建設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雙創”平臺為抓手,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對優秀創新創業成果進行總結、推廣。同時通過總結創新創業推進工作成效顯著的地方政府、園區、服務機構和眾創空間的經驗和做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和諧優良的社會環境,積極整合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

  第三屆中國眾創大會將于今年12月上中旬在深圳召開。

  征集活動在廣泛征集創新創業成果的基礎上,我們將對各地推薦的創新創業成果進行審定,并在“第三屆中國眾創大會”發布結果。“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分類如下:

  “中國企業隱形冠軍”       

  “中國雙創孵化典范”    

  “中國節能低碳標兵”      

  “中國創新創業100強”        

  “中國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中國創新創業服務先進單位”

  同時,基于落實《中國制造2025》總體戰略,我們擬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以及新能源和低碳環保等領域,征集“2018年度重點推薦技術/重點推薦項目”,居于國內領先及以上水平的技術/項目,在通過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專家論證、評價、鑒定后,我們將編入《2018年度重點推薦技術/重點推薦項目目錄》,入選目錄的技術/項目我們將在相應領域進行試點示范推廣,并優先推薦申報政府補助或機構投資,節能與低碳環保技術/項目還將獲得綠色信貸融資等。為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填報附件3)。

  現將《“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流程及辦法》等材料印發給你們,請你們積極參與“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指導本地創業者、創業團隊、企業和創新創業平臺總結整理創新創業成果和最新技術、項目并推薦給我們,且按相關要求撰寫報送文字材料。

  為加快促進創新創業環境升級、創新創業發展動力升級、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升級、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升級、創新創業平臺服務升級、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加快構筑創新創業發展高地、切實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我們將通過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國家科技成果網、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審定委員會及中國眾創大會等相關服務平臺,竭誠為成果申報企業做好后續服務工作。

  1.助推中國裝備制造業快速創新發展。“中國制造2025”,指明了中國裝備制造業未來10年乃至30年發展方向,我們要利用這一重大利好,整合優勢資源,實施創新驅動,走“專特優精”發展道路,突破制造業關鍵重點領域,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穩步邁向中高端,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力爭在2025年步入制造業強國隊列。

  2.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培育中國隱形冠軍企業(產品)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范應用體系建設;依托大型科技企業集團、重點研發機構,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和基地建設;發揮眾創、眾籌、眾包和虛擬創新創業社區等多種創新創業模式的作用,引導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參與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加強眾創成果與市場有效對接。以企業為主體,開展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加強示范引領和政策支持,引導企業長期專注于細分產品市場的創新、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帶動和培育一批企業(產品)成長為中國隱形冠軍企業(產品),促進中國隱形冠軍企業(產品)進一步做優做強,鞏固和提升其全球地位,提升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

  3.培育創新創業集聚區,發揮“雙創”示范基地引導作用。加快創新創業發展孵化機構聯盟,建立眾創空間質量管理、優勝劣汰的健康發展機制,引導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塑造創新成果工匠品牌,提升眾創空間服務;選擇條件成熟的園區、企業或地方,依托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電子信息、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共同建立和培育一批以成果轉移轉化為主要內容,專業服務水平高、創新資源配置優、產業輻射帶動作用強的“ 神州眾創空間”和“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為眾創空間和“雙創”平臺發展樹立典型;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配套及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創新創業集群效應,借鑒雄安新區創新發展,探索通用航空、體育休閑、養老服務、安全等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的新機制和新模式,開展“雙創”示范基地十強百佳工程,促進各類基地融通發展。

  4.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產業供應鏈體系。充分發揮大型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客戶資源等優勢,通過大型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搭建制造業“雙創”技術轉移中心和制造業“雙創”服務平臺,加速創意孵化和技術成果轉化,促進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資源協同與供需對接,助力大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5.拓寬創新創業融資渠道及差異化金融服務。持續開展創新型企業上市或在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服務,同時通過各種金融投資機構的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實現項目對接,加大對優秀成果、技術和項目的投資融資力度;支持保險公司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提供保證保險服務。

  6.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按照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信息消費和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發展工業軟件,拓展國際市場。通過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和“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等,降低企業信息化應用門檻,完善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提高企業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水平。

  7.國家專項資金和項目立項的申報咨詢服務。協助企業進行項目規劃備案并實施技術性指導;輔導企業編撰、修改項目可行性報告及申報材料;引導企業做好第三方認證;指導、幫助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企業申報國家部委專項資金,對所征集的技術、項目提供扶持資金,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

  8.推進創新創業國際合作、構筑創新創業發展高地。拓展創新創業國際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創新創業浪潮,推動形成一批國際化創新創業集聚地,發揮中國—東盟信息港、中阿網上絲綢之路等國際化平臺作用,鼓勵成果企業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創新創業合作,開展政府間創新創業多雙邊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各類國際合作論壇等重要載體,推動創新創業領域民間務實合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創新創業國際合作基金,促進務實國際合作項目有效落地。

  特此通知。

  附件 

  1.“2018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征集活動”流程及辦法

  2.中國企業隱形冠軍(產品/企業)登記表(可復制)

  3. 中國創新創業成果(技術/項目)登記表(可復制)

  4. 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基地自薦申報和組織推薦登記表(可復制)

  5. 先進單位自薦申報和組織推薦登記表(可復制)

分享至: